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
回首頁
淡江大學
網站導覽
English
登入
:::
最新消息
系所公告
學術活動
獎助公告
系所簡介
系所沿革
教育目標暨核心能力
獎助學金
系所成員
專任師資
兼任師資
榮譽教授
行政人員
退休師資
詠懷師恩
課程規劃
學士班
課程群別科目表
課程地圖
校外實習課
碩士班
修業學則
課程
歷屆論文
彈性學制
輔修
輔系、雙主修
教育學程
跨領域學程
招生資訊
學士班
學士班學生先修碩士班
碩士班
學習說明懶人包
淡江大學招生資訊網
境外生
學生作品
榮譽榜
北區四校聯合論文發表會
2025第五屆北區四校史學聯合發表會
2024第四屆北區四校史學聯合發表會
2021第三屆北區四校史學聯合發表會
2020第二屆北區四校史學聯合發表會
2019第一屆北區四校史學聯合發表會
歷史週
史料數位化
文創書寫
史化
學生學習成果
VR虛擬實境影片
畢業專題
學術成果
學術研討會
博物館工作坊
淡江史學
徵稿稿約
撰稿體例
各期內容
滬尾宴
臺灣歷史職業與社會分層資訊系統
玉文化與古美術
相關連結
淡水學研究
西進滬尾 - 淡水故事工作坊
VR虛擬實境影片
系學會
簡介
活動
連結系學會FB
系友會
總會
傑出系友
捐款
畢業生就業追蹤調查
高中生專區
首頁
系所簡介
系所成員
專任師資
:::
專任師資
系所沿革
教育目標暨核心能力
獎助學金
系所成員
專任師資
兼任師資
榮譽教授
行政人員
退休師資
詠懷師恩
基本資料表
名稱
劉增泉 教授
辦公室電話
2903
信箱
079104@o365.tku.edu.tw
學歷
巴黎大學(Universite Paris IV-Sorbonne) 西洋史博士 、 法國國家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EHESS) 文化史博士
教師
類別
專任教師
職稱
教授
OfficeHour
OfficeHour
研究專長
西洋史、歐洲文化史、西洋上古史、西洋中古史、希臘史、羅馬史、法國史、文藝復興藝術史
期刊論文
研討會論文
專書
榮譽
年度
論文名稱
1991
劉增泉, 試探羅馬帝國時期的社會經濟概況, , 西洋史集刊3,頁1-12, , pp
2001
劉增泉, 文藝復興之藝術欣賞, , 公訊報導 113, , pp
1991
劉增泉, 羅馬帝國時期社會經濟概況, , 成大西洋史集刊 3, , pp
2002
劉增泉, 東羅馬帝國傳入中國的宗教, , 淡江史學=Tamkang History Review 13,頁35-56, , pp
2001
劉增泉, 愛琴海文明的誕生與發展, , 淡江史學=Tamkang History Review 12,頁155-192, , pp
1990
Robin, Francois; 劉增泉(譯), 王子和書本﹣﹣文藝贊助與收藏 (十三∼十五世紀), , 淡江史學=Tamkang History Review 3,頁181-182, , pp
1990
Heers, Jacques; 劉增泉(譯), 中世紀的城市節慶﹣﹣權利與城市規劃, , 淡江史學=Tamkang History Review 3,頁177-179, , pp
1990
Heers, Jacques; 劉增泉(譯), 巴黎--法國首善之都, , 淡江史學=Tamkang History Review 3,頁173-176, , pp
1990
Heers, Jacques; 劉增泉(譯), 社會結構新論, , 淡江史學=Tamkang History Review 3,頁169-172, , pp
2011
劉增泉, 蘇美的文藝復興--烏爾第三王朝, , 淡江史學=Tamkang History Review 23,頁161-187, , pp
1989
劉增泉, 明清之際中國陶瓷西傳歐洲始末, , 淡江史學=Tamkang History Review 2,頁73-81, , pp
1999
劉增泉, 羅馬人旅行條件之探討, , 淡江史學=Tamkang History Review 11,頁21-51, , pp
2004
劉增泉, 中國史籍所記有關羅馬帝國史料之考證, , 淡江史學=Tamkang History Review 15,頁19-46, , pp
2008
劉增泉, 卡西特王朝統治時期美索不達米亞民族之間的關係, , 淡江史學=Tamkang History Review 19,頁305-333, , pp
2006
劉增泉, 巴比倫文明之探索, , 淡江史學=Tamkang History Review 17,頁223-253, , pp
1991
劉增泉, 北方蠻族的移居和王國(420至720 A.D), , 淡江史學=Tamkang History Review 4,頁5-15, , pp
2005
劉增泉, 羅馬帝國的政客與商人之旅行, , 淡江史學=Tamkang History Review 16,頁251-273, , pp
2007
劉增泉, 巴比倫文化遺產, , 淡江史學=Tamkang History Review 18,頁285-317, , pp
2006
劉增泉, 從凱撒的《高盧戰記》解析羅馬政治人物性格與謀略, , 歷史月刊=Historical Monthly 227,頁118-128, , pp
1996
劉增泉, 西洋史話--古羅馬人旅行甘苦談, , 歷史月刊=Historical Monthly 107,頁95-101, , pp
2020
劉增泉, 提洛島, , 巴黎視野, , pp
2022
劉增泉, 比較歷史, , 淡江史學 34期 p.83-113, , pp
2021
劉增泉, 留在希臘的天堂島-聖托里尼, , 巴黎視野-中法文教基金會會刊(56), , pp
2020
劉增泉, 索尼恩岬角上的海神殿, , 巴黎視野-中法文教基金會會刊(54), , pp
2020
劉增泉, 蘇格拉底是誰, , 巴黎視野-中法文教基金會會刊(55), , pp
2012
劉增泉, 瑪麗.安東妮, , 巴黎視野-中法文教基金會會刊(22), , pp
年度
論文名稱
2000
劉增泉, 羅馬帝國時期輸入中國, , 中西史學研討會, , 2001-01-01-
2001
劉增泉, 羅馬帝國傳入中國的科學文化, , 東方文化與國際社會研討會, , 2002-01-01-
2001
劉增泉, 陸軍七十四軍與馬祖, , 兩岸台灣史學術研討會, , 2002-01-01-
2003
劉增泉, 中國史籍所記有關羅馬帝國史料之考證, , 兩岸文化與科技交流新格局研討會, , 2004-01-01-
2002
劉增泉, 第七十四軍與抗日戰役, , 海峽兩岸關係史學術研討會, , 2003-01-01-
2000
劉增泉, 歐洲大一統思維與孫中山, , 紀念辛亥革命90週年學術研討會, , 2001-01-01-
1990
劉增泉, 漢學研究在法國, , 新加坡國立大學會議論文集, , 1991-06-01-
1998
劉增泉, 馬祖危機與轉機, , 第一屆馬祖列島發展史國際學術學術研討會, , 1999-07-01-
2003
劉增泉, 羅馬帝國時期輸入中國商品之探討, , 第四屆史學與文獻學學術研討會, , 2003-10-01-
2001
劉增泉, 歐洲大一統思維與孫中山力求和平統一之比較, , 紀念辛亥革命90週年學術研討會, , 2001-08-01-
2010
劉增泉, 從七十四軍的到來─探討馬祖的蛻變, , 福建省慶祝建國百年(金門馬祖)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 , 2011-07-24-
1998
劉增泉, 馬祖的危機與轉機, , 第一屆「馬祖列島發展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14-335, , 1999-07-03-
年度
書名
1995
Philippe, Leau; 劉增泉(譯), 文藝復興藝術觀, , 臺北市:編譯館
2002
劉增泉(編著), 世界現代史, , 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998
劉增泉(編著), 馬祖宗族群發展, , 連江縣南竿鄉:連江縣社會教育館
1994
劉增泉, 簡明西洋中古史, , 臺北市:國立編譯館
2000
劉增泉(編著), 西洋中古史, , 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999
Leroy-Beaulieu, Anatole(編); 劉增泉(譯), 帝俄和俄羅斯, , 臺北市:國立編譯館:鼎文書局
1994
Ducellier, Par Alain; 劉增泉(譯), 拜占庭帝國與東正教世界, , 臺北市:編譯館
2001
劉增泉, 西洋上古史, , 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995
金德斯利(Dorling Kindersley)出版公司原著; 劉增泉(主譯); 胡國輝(譯); 王強(譯), 亙古未解世紀之謎, , 臺北市:安統文化事業公司
1994
多林.金德斯利(Dorling Kindersley)出版公司原著; 劉增泉(主譯), 死亡之後的生命, , 臺北縣新店市:卓越文化事業公司
2002
劉增泉(編著), 希臘史:歐洲文明的起源, , 臺北市:三民書局
1999
劉增泉, 找回失落的記憶 : 陸軍第七十四軍與馬祖, , 連江縣:連江縣社會教育館
1995
Kramer, S. N; 劉增泉(譯), 歷史從蘇美人開始, , 臺北市:編譯館
1998
Isaac, Malet et; 劉增泉(譯), 歐洲文化史, , 臺北市:漢唐出版社
2000
Hirth, Friedrich; 劉增泉(譯), 中國與古羅馬東部地區的歷史淵源 : 從中國史書記載看古代及中古時代二者的關係, , 臺北市:漢唐出版社
1994
金德斯利(Dorling Kindersley)公司出版原著; 劉增泉(主譯), 新時代靈異醫療術, , 臺北縣新店市:卓越文化事業公司;臺北縣新店市:臺灣英文雜誌社
1997
劉增泉(譯), 簡明西洋上古史, , 臺北市:明文書局
1999
Corvisier, Andre; 劉增泉(譯), 簡明西洋近代史, , 臺北市:編譯館
1996
Isaac, Male; 劉增泉(譯), 羅馬與中世紀, , 臺北市:漢唐出版社
1994
Martin, Jean-pierre; 劉增泉(譯), 中歐西歐的羅馬行省和社會宗教:公元前31年-公元235年, , 臺北市:編譯館
2006
劉增泉, 西洋文化史, 本書分為上古史、中古史、近代史、現代史共四章,涵蓋整個西洋文化史的發展進程,脈絡清晰,內容翔實,無論是埃及、兩河流域的古代文明,還是希臘、古羅馬以及法國、義大利、德國等歐洲的歷史淵源,皆有豐富的描述和說明。, 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4
劉增泉(編著), 希臘文化史:文明的興起, , 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9
劉增泉(編著), 法國史, , 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2004
劉增泉(編著), 羅馬文化史, , 臺北市: 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2005
劉增泉, 羅馬帝國, ,
2005
劉增泉, 馬祖南竿族群文化保存與傳承, , 連江縣:連江縣文化中心
2001
劉增泉, 馬祖北竿族群文化保存與傳承, , 連江縣:連江縣立文化中心
1994
劉增泉(譯), 歐洲中部和西部的羅馬行省, , 臺北市:國立編譯館
2003
劉增泉, 陸軍第七十四軍與抗日戰役, , 武漢市 :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11
劉增泉, 從七十四軍的到來──探討馬祖的蛻變, , 金門縣金城鎮:福建省政府
2010
劉增泉, 古代羅馬人旅行世界, , 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2011
劉增泉, 古代中國與羅馬之關係, , 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2012
劉增泉, 古羅馬的旅人,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說明了偉大的羅馬帝國並非在短時間內即可促成,誠如凱薩大帝所言:「我來,我見,我征服」向來只有征服別人,沒有被征服的羅馬帝國是靠著堅強的韌性以及古老的智慧得以傳承延續。在藝術成就上,流傳了幾世紀的永恆鉅作和至今仍存在的羅馬競技場遺跡,皆證明古羅馬在建築和藝術的成就遠遠地超過了其他國家。擁有嚴謹的制度和嚴格的峻法,同時規範著羅馬帝國的一切,正因如此,羅馬才能締造無數的戰勝紀錄,在歷史上成為不敗帝國。, 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13
劉增泉,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起源, 「美索不達米亞」,希臘語原意為「兩河之間」,指在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之間的地區。生活於此的蘇美人發明了文字、天文、占卜,甚至也有完整的法律制度與祭祀儀式,繁榮極盛持續了千年之久。然而由於氣候的變遷和沙漠地擴大,再加上百年來覬覦已久的土耳其人不斷入侵,這片沃土終究走向消失的命運。 想了解蘇美人的歷史故事和文明起源,必須自史前時期說起,一直到加爾底亞帝國時期,且看他們如何運用智慧與勇氣生存在那個輝煌的時代。, 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14
劉增泉, 早安,古埃及, 本書以客觀的角度敘述整部完整的埃及史,其中不乏法老之爭及金字塔時代的輝煌歷史,同時也揭露古埃及人的生活方式面貌,及其發明對後世的深遠影響,真實展現埃及之所以迷人且真實的一面。 尼羅河漲潮所帶來的黑色土地,帶來一段擁有文字、建築、雕塑和繪畫等前所未有的燦爛朝代。金字塔、法老、聖甲蟲、太陽神、咒詛等,這裡是你我既害怕又嚮往的黃金沃土,一個文明古國──埃及。 古埃及文明是人類文明的五大發源地之一,除了建築金字塔、獅身人面像及製造木乃伊而聞名天下外,還發明了許多對後世影響深遠的東西。古埃及的文化非常豐富,創造的象形文字對後來腓尼基字母的影響很大,而希臘字母是在腓尼基字母的基礎上創建的。金字塔、亞歷山大燈塔、阿蒙神殿等建築體現了埃及人高超的建築技術和數學知識,在幾何學、曆法等方面也有很大的成就。,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14
劉增泉, 西方文明之初-古希臘城邦, 希臘城邦總是給人浪漫又神祕的印象,希臘神話故事也總是給人綺麗的幻想, 那麼古代希臘城邦的真實面貌會是如何呢? 希臘是西方文明的大搖籃,我們所熟知的奧林匹克運動會、藝術、戲劇、西方哲學等都源自於古老的希臘文化。這個歷史悠久的國度,從無到有,是如何建立起屬於自己的一座座城邦?中間幾經戰爭、分裂、建立與毀滅,逐漸開啟這文明大國。 城邦的特色是小國寡民,各自獨立自治,希臘最多有一千多個城邦,邦與邦之間多是平等的鄰邦關係,而城邦的重要任務是保衛國家的獨立和內部安全,以斯巴達和雅典為代表的希臘城邦,在西元前八世紀建立,從經濟發達各行業逐漸興起繁榮,人人安居樂業,到西元前四世紀起由於公民中貧富差距變大,公民權與土地的關係日趨鬆弛,公民集體內部矛盾增加,公民兵制開始瓦解而逐漸衰落。在這幾世紀間,古代希臘城邦在這條歷史長河中扮演了珍貴且不可或缺的角色。, 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16
劉增泉, 失落的文明:巴比倫帝國, 巴比倫原本是一個閃族阿卡德人的城市。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大約四千三百年前的阿卡德帝國。 它起初是一個低級行政中心。公元前1894年在由移民者建立的亞摩利人王朝的手裡巴比倫才成為一個獨立的城邦。巴比倫人在他們的歷史上相對更多地被其它移民王朝統治,例如卡西特人、阿拉米人、埃蘭人與加爾底亞人。美索不達米亞的亞述人也統治過巴比倫。 巴比倫城市遺址在今天伊拉克巴比倫省的希拉被發現,位於巴格達以南約八十五公里處。這個舉世聞名城市的遺址地處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之間肥沃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現在僅留存著由破損的土磚建築物構成的大型土墩和碎片。城市沿著幼發拉底河建造,被左、右河岸平分成兩部分,配有陡峭的河堤來抵禦季節性的洪水。 現存的歷史資料顯示,巴比倫最初是一個小城鎮,在西元前二千年初變得興盛。在亞摩利人巴比倫第一王朝於西元前1894年興起時它作為一個小城邦獲得獨立。巴比倫宣稱自己是蘇美-阿卡德城邦:埃利都的繼承者。儘管在那時候它還是一個小城市,但是它讓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的「聖城」尼普爾黯然失色。大約也是這個時候,也就是西元前十八世紀左右,一個名叫漢摩拉比的亞摩利人國王第一次建立了一個短命的巴比倫帝國。從這時候開始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南部被人稱作巴比倫,巴比倫城市的規模日益膨脹,變得越來越雄偉。 巴比倫帝國隨著滅亡而快速瓦解。之後,巴比倫在亞述人、卡西特人和以欄人的統治下度過了漫長的歲月。在被亞述人毀滅並重建後,巴比倫於西元前608年到西元前539年之間成為新巴比倫王國的所在地。這個帝國由來自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東南角的迦爾底亞人建立。新巴比倫帝國最後一個國王是一個來自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北部的亞述人。巴比倫空中花園是古代世界的七大奇蹟之一。,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19
劉增泉, 世界文明史, 帝國的盛衰,朝代的更迭,造就當今人類文明的包羅萬象,便是不朽歷史所積累的精華。人們建立起無數帝國,不斷征戰,在一片戰爭星火中,又重生出另一璀璨文化。古代希臘世界,城邦戰爭摧毀愛情海文明,卻也誕生出偉大的羅馬帝國;而西羅馬帝國的滅亡,將黑暗壟罩於歐洲,卻也締造出絕代風華的文藝復興、啟蒙運動、科學革命,足以讓人們歌誦千年。 本書描繪世界歷史的過去,橫跨數千年,所遵循的是延續和變化的幾個階段。這些階段可以概括為三個重大要件:第一個要件是生存,它包括人類從遠古開始的歷史,從西元前5000年過渡到農業社會出現,人們有了安定的生活,進而開展出輝煌的人類文明。第二個要件是宗教,從遠古至現代,宗教信仰和人類文明發展息息相關;而基督教的出現,更是為歐洲人的生活和思想帶來深遠的影響,也為世界文化增添一筆神祕的宗教色彩。第三個要件是探索時代的開始,人們發現一個更遼闊的世界,走出狹隘的框架,將世界文明交織成一頁華麗的新篇章。 文明,不斷地自我毀滅,不斷地自我重生;從舊文化灰燼中燃起新的火焰,撿起破碎的歷史殘骸,拼湊出另一耀眼光輝,照亮當代人類世界。, 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2020
劉增泉, 古希臘, 希臘人是偉大的思想家,戰士,作家,演員,運動員,藝術家,建築師和政治家。 希臘人稱自己為希倫人(Hellenes),後來羅馬人給希臘人取了「希臘人」的名字。他們生活在希臘大陸和愛琴海島嶼,也分散在地中海周圍的殖民地,在義大利、西西里島、土耳其、北非以及西至法國南部都有希臘人。他們乘船出海貿易,尋找新的土地。古希臘人帶著他們的想法,開始了一種類似於我們今天的生活方式…… 本書將帶領讀者進入古希臘人的世界。全書共分成六大卷——邁錫尼文明、希臘城邦的殖民、斯巴達同盟、伯羅奔尼撒戰爭、狄奧尼修斯的獨裁統治、亞歷山大的豐功偉業故事等。 不僅詳細敘述了希臘歷史上幾次重大戰爭,也對古希臘的社會、文化、藝術、思想等做了許多著墨,並附上相應的古希臘地圖,以加深加廣有識者對古希臘文明發展歷程的認識。, 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年度
獎項名稱
頒獎單位
91
教學著作獎助
淡江大學
92
教學著作獎助
淡江大學
93
教學著作獎助
淡江大學
95
教學著作獎助
淡江大學
96
教學著作獎助
淡江大學
97
教學著作獎助
淡江大學
93
世界現代史
96
羅馬文化史
95
希臘文化史
97
西洋文化史
91
西洋中古史
99
法國史
92
西洋上古史
81
北方蠻族的移居和王國
99
古代羅馬人旅行世界
100
古代羅馬人旅行世界
101
古代中國與羅馬之關係
102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起源
102
文明的起源─美索不達米亞
103
早安,古埃及
104
學術性專書研究獎勵
103
學術性專書研究獎勵
102
學術性專書研究獎勵
淡江大學
104
學術性專書研究獎勵
淡江大學
100
學術性專書研究獎勵
104
古代希臘城邦
105
失落的文明-巴比倫帝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