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有超連結者,可下載論文摘要。◎第19期起請至華藝數位-中文電子期刊服務下載

標題

作者

頁碼

第1期  民國七十八年六月

鄭樑生

1

從經史互證、試釋論語中的若干疑義

姚秀彥

1

北宋科技發展重要思想之分析

葉鴻灑

13

三教外人鄧牧之特色

王明蓀

33

明萬曆年間朝鮮哨報倭情始末

鄭樑生

47

清初人口流動與乾隆年間(1736-1795)禁止偷渡臺灣政策的探討

莊吉發

67

ボン教學統の研究:12世紀, 13世紀の南部古傳學派について

光島督

99

The View From Zion's Corner: Jocksonian Origins of the American Image of the Mythic Chinese City

Murray A. 
Rubinstein

127

Contextulizing Protestant Literary Efforts in Modern China: The Case of the Wen-she, 1925-1928

Wang Chen-main

145

第2期  民國七十九年六月

郭子儀力挽狂瀾於將領

陳子槐

1

本教學統研究:吐蕃時代與十一世紀的本教學統

光島督

19

試探北宋醫學教育之發展

葉鴻灑

31

趙鼎的相業及其仕宦風格

黃繁光

37

影響中國傳統數學發展的動力因初探

劉君燦

61

明清之際中國陶瓷西傳歐洲始末

劉增泉

73

中俄早期接觸的軌跡

李齊芳

83

臺灣和俄國的第一次接觸 :論雅克薩之戰的臺灣籐牌兵

陳茂進

113

德川幕府中期の大陸發展論者たち

水野明

129

清代湖廣地區的人口流動與秘密會黨的發展

莊吉發

149

明治「教育勅語」與日本近代化 :由明治時期的小學課本內容之變遷看日本的軍國主義教育

鄭樑生

177

第3期  民國八十年六月

春秋會盟新義

姚秀彥

1

唐代學制對日本古代教育的影響

鄭樑生

13

試探北宋火藥武器的研製與應用

葉鴻灑

35

南宋義役的推展及其意義

黃繁光

49

本教學統的研究:十二、十三世紀的北部古傳學派

光島督

75

清朝姓氏再考

李學智

83

福澤諭吉〈脫亞論〉

水野明

101

從取締秘密會黨律例的修訂看清代臺灣的社會控制

莊吉發

115

甲午戰爭時期的袁世凱

駱寶善

劉路生

137

Jacques Hecrs, Francois Robin學術演講摘要

 

167

社會結構新論

Jacques Heers講

劉增泉譯

169

巴黎‧法國首善之都

Hacyues Hecrs講

劉增泉譯

173

中世紀的城市節慶-權力與城市規劃

Jacques Heers講

劉增泉譯

177

王子和書本-文藝贊助與收藏(十三~十五世紀

Jacques Heers講

劉增泉譯

181

第4期  民國八十一年六月 李齊芳教授、陳子槐副教授退休紀念號

李齊芳教授簡介

編者

1

陳子槐副教授簡介

編者

4

北方蠻族的移居和王國

劉增泉

5

北宋儒者的自然觀

葉鴻灑

17

西藏中央部及古傳學派 :十二、十三世紀

光島督

31

王忬與靖倭之役

鄭樑生

43

從禁例屢申看明代北京社會風氣的變遷過程

邱仲麟

67

郭琇論

閻崇年

趙志強

89

雍正帝對台政策研究

李國榮

120

十九世紀台灣東部地區的開發

林慶元

141

十九世紀俄國東侵浪潮之再起

李齊芳

173

章太炎的儒俠觀及其歷史意義

王 樾

201

日本據台末期神社的建造 :以「一街庄一社」政策為中心

蔡錦堂

211

歐洲統合與社會政策問題

鄒忠科

225

中國年鑑學派史家的困境

Miche Cartier

233

第5期  民國八十二年六月

周代的樂教

姚秀彥

1

東晉南北朝時期嶺南地區的土豪酋帥及其與中央政府的關係 :附論陳霸先崛起的原因與背景

吳慧蓮

17

論北宋募役與民生經濟的關係

黃繁光

35

論元代廣州的對海貿易

黃啟臣

71

日本五山禪僧的二教一致論

鄭樑生

85

澳門港在近代海上絲綢之路中的特殊地位和影響 :兼論東西文化交流和相互影響

陳 炎

103

明代北京的火災與消防

邱仲麟

121

LE SYSTEME DES COLONIES MILITAIRES: A L'EPOQUE DES MING

劉增泉

141

毛大將軍海上情形跋

王鍾翰

169

汪楫使琉球及其著述略論

謝必震

傅 朗

177

李二曲思想研究

陳祖武

185

王韜的變法理論及其對改革思想的貢獻

林國輝

203

會通與轉化:譚嗣同宗教觀之分析

王 樾

233

清廷預備立憲的形成:1905-1908

潘崇雄

245

日本史研究的動向

渡邊信夫

271

「大航海時代」的日本

渡邊信夫

274

江戶時代的交通

渡邊信夫

276

第6期  民國八十三年六月

中華彝族的政治、宗教、哲學和科學在國內外的歷史地位

劉堯漢

1

論南宋趙鼎政治集團與張浚的分合關係

黃繁光

23

元代欽察部考

蘇北海

51

試探元世祖所行與科技發展有關的重大政策及其影響

葉鴻灑

73

日僧中巖圓月有關政治的言論

鄭樑生

93

明代的佛教與政治

鄭克晟

111

明代自宮求用現象再論

邱仲麟

125

維柯歷史思想之分析

尤昭和

147

台南風神廟與接官亭之歷史沿革暨建築分析

周宗賢

165

清末馬來亞僑社對維新與革命的響應

黃建淳

177

章太炎《齊物釋論》之分析 :章氏以佛解莊詮釋理路之探討

王 樾

201

當代海外華人經濟的崛起與發展趨勢

王季深

戎濟芳

潘文珍

219

第7、8期  民國八十六年六月 

時代與歷史學家

郭德士

1

日俄戰爭在中國

李齊芳

7

星洲邱菽園的政治活動及其影響(1900-1911)

黃建淳

29

清代天津商人與社會慈善

邱仲麟

43

海外太平天國文獻敘說

王慶成

63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試論太平天國的宗教與政權的關係

趙培玉

101

試論中國歷史上教權始終臣服務王權的原因

史  式

109

反洋教鬥爭與近代民族主義的發展偏誤

王力平

117

通識課程「西洋文化史」的一種教法

唐 弓

127

豐臣秀吉的對外侵略

鄭樑生

139

日據時期台灣島內移民事業之政策分析

林呈蓉

165

一九四五至一九六一年間的台日貿易

吳慧蓮

189

日本統治初期台灣公學校「修身」教科書の一考察

蔡錦堂

207

[報導]參與「台灣歷史研究者訪日團」心得報告

卓遵宏

217

第9期  民國八十七年六月 

〈春秋〉與孔子的史學思想

羅運治

1

李克用河東集團人物分析

黃淑雯

19

唐末楊行密之據淮及其對政局的影響

朱祖德

59

試探南宋地方官在農政推動上的貢獻

葉鴻灑

77

關於王禎〈農書〉的探討

楊育鎂

91

明代北京的粥廠煮賑

邱仲麟

113

道德實踐過程中的價值衝突及抉擇 :對鄭成功「移孝作忠」歷史典範的省思

王 樾

131

日本五山禪林的〈中庸〉研究-以中論性情論為中心

鄭樑生

143

朝貢體制的迷思:中日關係史上「偽使」問題之兩例

林呈蓉

163

中國天主教本地化的歷程

顧衛民

181

閩文化的源流和特點

何錦山

203

評介伊本‧卡登之概論及其歷史哲學

尤昭和

213

第10期  民國八十八年六月

鄭樑生教授學經歷主要著作目錄

 

(1)

再論明代勘合

鄭樑生

1

李鴻章與中俄同盟密約

李齊芳

19

魏晉南北朝史學蓬勃發展因素的探討

羅運治

45

遼「木葉山」考

王民信

63

蘇軾的書法美學試論

莊耀郎

91

三教合一論與「三一教」及其流傳海外之情形--以新加坡為例

張 璉

107

明代提學的教育生活

吳智和

125

明代黃河沿岸州縣生祠之建置與水患災民賑濟

蔡泰彬

147

論清代的中日貿易與貿易結帳方式

劉序楓

185

砂拉越華人社會組織史的調查與研究

黃建淳

203

清代北京的粥場煮賑

邱仲麟

227

維柯與章學誠史學思想之比較

尤昭和

261

唐代揚州的盛況及其繁榮因素試析

朱祖德

277

文苑奇葩垂青史潛心治學啟後昆:讀鄭樑生教授著《中日關係史研究論集》

楊 暘

298

清代道光期の西湖管理と杭州商紳

森田明

305

応永の外寇と「第三の神風」:神国思想の發展

太田弘毅

327

台灣知識人の對日觀--謝南光と王白淵を中心として

何義麟

349

第11期  民國八十九年六月 

齊家文化玉器的性質與特色

楊美莉

1

羅馬人旅行條件之探討

劉增泉

21

魏齊之間的和戰關係

吳慧蓮

53

明代倭寇研究之回顧與前瞻-兼言倭寇史料

鄭樑生

79

明太祖賜耆老民爵考

邱仲麟

105

明清時期中華服飾東傳北海道的溢彩-北海道蝦夷錦考察紀行

楊 暘

115

雍正對曾靜、呂留良案的「出奇料理」與呂留良研究

王俊義

135

清代咸同年間內憂外患與蒙古地區支援軍需的探討

羅運治

151

盛清時期台灣會黨的起源及其性質

莊吉發

177

翁同龢日記刪削改纂影印出版的真相

謝俊美

195

黃乃裳與新加坡和砂拉越的歷史關係(1899-1904)

黃建淳

203

二十世紀常熟農村社會變遷之階段與特徵

李學昌

217

二十世紀上半葉的家譜修纂與譜例的改良

馮爾康

233

檔案簡論

劉耿生

249

感慨談家山:滬尾風情畫

王昶雄

265

本校發展中國科技史相關課程教學與研究之回顧與前瞻

葉鴻灑

269

書評:消失於海市蜃樓的獨立-滿洲國的條約改正與國籍法

林呈蓉

273

西洋史相關資料的查詢與取得

尤昭和

285

1945年以前的台灣檳榔文化之轉變

朱憶湘

299

附錄:淡江史學1-10期總目錄

 

337

第12期  民國九十年十二月 

【專論】

 

 

本國史

 

 

唐代浙江地區的經濟發展

朱祖德

1

南宋中晚期的役法實況 :以《名公書判清明集》為考察中心

黃繁光

23

明成祖太常寺官員陞遷的研究

戴月芳

57

靖倭將軍俞大猷

鄭樑生

89

晚明生員層的無賴化與學變

陳寶良

121

日治時期日本神道在台灣的傳播與侷限

蔡錦堂

141

世界史

 

 

愛琴海文明的誕生與發展

劉增泉

155

涂爾社會分工論:個人與社會的關係及其思考面向之探討

尤昭和

193

從博奕理論看1941年美日諒解案的安全困境

周湘華

209

【史料介紹與翻譯】

 

 

王忠孝與《王忠孝公集》

方寶川

229

海登‧懷特訪談記

Ewa Domanska著

劉世安譯

239

編後記

邱仲麟

261

第13期  民國九十一年六月 

【特約稿件】

 

 

偉人亦是尋常人:談李約瑟博士

何丙郁

7

當代世界歷史:變革與發展方向

何 平

17

【學術論文】

 

 

1.西洋史

 

 

東羅馬帝國傳入中國的宗教

劉增泉

35

慾與靈的衝突與和解:「芙羅莉亞」對聖奧古斯丁經驗的解讀

唐耀棕

57

狄爾泰歷史哲學之探討

尤昭和

71

2.本國史

 

 

試論唐代蘇州繁榮的經濟基礎

朱祖德

91

忽里勒台與蒙古國時期汗位繼承的關係

楊育鎂

105

寧波事件始末(1523)

鄭樑生

135

與河爭地:濁水溪河川地的利用與環境變遷

張素玢

169

日本治台時期所謂「同化政策」的實像與虛像初探

蔡錦堂

181

3.科學史

 

 

我國古代礬的使用與製造

郝俠遂

 195

北宋的蟲災與處理政策演變之探索

葉鴻灑

205

宣和畫譜著錄拂菻圖考略

張之傑

吳嘉玲

229

論元、明兩代中亞回回天文學與中國天文學之交流

張 廷

237

明代御馬監考

楊龢之

259

清代及民初台灣先民的釀酒技術與酒文化

劉昭民

279

【書 評】

 

 

評介:佐藤正廣『國勢調查と日本近代(國勢調查與日本近代)』

林呈蓉

291

評介:劉廣定先生《中國科學史論集》

葉鴻灑

297

【編後語】

 

葉鴻灑

楊育鎂

300

第14期  民國九十二年六月 

【專論】

 

 

1.台灣史

 

 

淡水鎮對岸 :八里鄉興衰始末考

葉鴻灑

3

八卦山與濁水溪之間的生存空間 :彰化二水地區的人地發展關係

黃繁光

11

淡水輕便鐵路考

周宗賢

45

兩岸國初中歷史教科書比較觀

楊景堯

59

蘇聯對一九五八年台灣海峽軍事衝突之反應

戴萬欽

71

陸軍第七十四軍與馬祖

劉增泉

93

七七苗客罷駛事件之探討

羅運治

113

忠烈祠「英靈」探析

蔡錦堂

139

淺談日據時期臺灣法制的殖民屬性

范忠信

153

清代台灣緝私案件研究 :以硫磺走私為例

鄭淑娟

171

清代台灣軍工戰船場的興建

李其霖

193

2.中國史

 

 

淺論越王州句劍

黃建淳

217

春秋時期晉國卿大夫專權現象之探討

高上雯

231

北魏的工商業

朱祖德

257

元人貢師泰略考

楊育鎂

273

太田弘毅著《倭寇 :商業‧軍事史的研究》

鄭樑生

297

從塘報談毛文龍崛起的鎮江之役

徐志豪

325

論黃梨州思想與清代學風

黃麗卿

353

3.世界史文化史

 

 

就人文危機與文化衝突對全球化趨勢作一反思

王 樾

365

美夢成真:台灣「新時代人」的核心信念

唐耀棕

375

【特約譯稿】

 

 

歷史敍事哲學六論

劉世安譯

399

安克席密特(F. R. Ankersmit)訪談記

劉世安譯

409

【書評】

 

 

寺奧德三郎之『台灣特高警察物語』:日治時代的白色恐怖

林呈蓉

437

【編後語】

唐耀棕

尤昭和

443

第15期  民國九十三年六月

紅山玉器圖騰文化中的鳥與牛

黃建淳

1

中國史籍所記有關羅馬帝國史料之考證

劉增泉

19

北宋衙前之役的特性與鄉戶的關係

黃繁光

47

元代皇太子預政的探討

楊育鎂

79

靖倭將軍戚繼光

鄭樑生

119

安平諸礮臺建置始末

周宗賢

151

移民、環境與疾病:以臺灣花蓮港廳日本移民村為例

張素玢

169

從圓明園寶物來台展示談列強對中國藝品文物的掠奪

羅運治

197

章太炎《齊物論釋》要義分析

王 樾

223

卓還來領事對北婆羅洲的功績

陳偉玉

236

戰後初期台灣社會文化變遷:以《中央日報》記事分析為中心

蔡錦堂

253

中美對峙的歷程(一九四九-一九五三) 

周湘華

289

論台灣文化與主體性問題

黃麗卿

309

第16期  民國九十四年六月

中國史

 

 

玉熊人與有熊氏黃帝的關聯 :以紅山文化與殷商時代的玉作為例

黃建淳

1

北宋役錢與社會民生的關係

黃繁光

15

《楊家宗譜》考述

劉耿生

45

元人李士瞻生平考述

楊育鎂

55

明嘉靖間的倭亂與靖倭官軍

鄭樑生

95

臺灣史

 

 

戰前日本在台灣與北海道經營成果之比較

林呈蓉

127

淡水學研究:馬偕.禮拜堂.偕醫館

周宗賢

169

從「奔流」的命題探索兩種文化的衝擊

傅錫壬

199

戰爭陰影下的日本移民村

張素玢

213

西洋史

 

 

大眾文化的左派:文化工業與文化再生產

林立樹

235

羅馬帝國的政客與商人之旅行

劉增泉

251

評介哈斯克爾及其藝術史觀

尤昭和

275

科學史

 

 

沈括軍事之學初探

葉鴻灑

295

甲午海戰清艦接仗陣形析探

紀榮松

307

書 評

 

 

評介維特和少年歌德(1765-1786)及其時代的關聯

陳祐蓁

629

第17期  民國九十五年六月

中國史

 

 

試析西周人與龍鳳合雕的象生玉器

黃建淳

1

春秋戰國時代的鹽業

高上雯

25

論宋真宗對遼作戰與陣圖使用的關係

黃繁光

43

葉李與元初政治

楊育鎂

67

松浦章著《清代中國琉球貿易史研究》

鄭樑生

107

「馬關和約」生效前清朝官員諫諍活動之評析

羅運治

141

就哲學義、政治義、文化發展義對康有為《大同書》之思想作一分析

王    樾

175

台灣史

 

 

論淡水稅務司官邸非稅務司官邸

周宗賢

203

西洋史

 

 

巴比倫文明之探索

劉增泉

223

盧梭的社會歷史觀與政治理想

尤昭和

255

科學史

 

 

試論鄭和艦隊使用火銃來源、種類、戰術及數量

周維強

277

東南亞區域史

 

 

砂拉越華人資本發展探析 :以福州與客家兩個族群為中心

陳琮淵 

295

附錄

 

 

葉鴻灑教授著作目錄

本刊

321

第18期  民國九十六年六月 

中國史

 

 

玉韘的演變

黃建淳

1

唐代越州經濟發展探析

朱祖德

21

沙不丁與元代南海貿易發展的關係

楊育鎂

43

明清江浙文人的看花局與訪花活動

邱仲麟

75

從《資政新篇》談洪仁玕的資政方案

羅運治

109

台灣史

 

 

地方與國家、歷史記憶與在地生活 :淺談淡水學研究的可能面向(演講)

陳國棟

133

面對蔡牽海盜活動的臺灣防衛

柯 蘭

143

霧峰地區的水圳發展與農作生產

黃繁光

151

少女楷模:安坑孝女廖氏嬌(1903-1917)

周宗賢

193

跨海西征的駐臺日本海軍鹿屋航空隊

紀榮松

207

再論「皇民化運動」

蔡錦堂

227

以地理學的觀點來分析淡水河畔社子地區的古契約與地圖

王志文

247

厚植淡水地方文化的歷史空間保存方式(演講)

邱明民

277

西洋史

 

 

巴比倫文化遺產

劉增泉

285

略論孔德的思想淵源及其實證哲學

尤昭和

319

第19期起請至華藝數位-中文電子期刊服務下載